专利是一国政府授予发明人的一项独占性权利,但由于专利具有地域性特点,申请人如果想在多个国家获得专利保护,就需要逐一向各个国家专利局提出申请。为了简化这一过程,专利合作条约(PCT)应运而生,为申请人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国际化专利申请途径。那么,PCT专利申请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本文为您详细解析。
专利合作条约(PCT)申请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 提交国际申请:申请人一般应向PCT指定的受理局(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国际申请,并在申请时指定将在哪些PCT成员国生效。
2. 国际检索:申请文件提交后,受理局会转交给国际检索单位进行检索,该单位将针对发明的新颖性、创造性等进行初步审查,并出具检索报告。
3. 国际公布:自优先权日起18个月后,国际局将公布国际申请及其检索报告。
4. 国际初步审查:申请人可以选择进入此阶段,国际初审单位将就发明的专利性提出初步意见,但该意见并无强制约束力。
5. 进入国家(地区)阶段:经过上述国际阶段后,申请人须在30个月内进入指定国家(或地区)阶段,履行相关申请手续。
综上所述,PCT申请为申请人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国际专利保护途径,助力发明人拓展专利保护范围。对于具体申请流程及要求,建议申请人可咨询专业机构,确保申请顺利进行。
FAQs:
Q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作为PCT指定受理局,有哪些要求?
A1: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只接受中国国民或居民提出的国际申请,且受理申请文件需使用中英文。
Q2: PCT国际检索报告有何作用?
A2: 国际检索报告为申请人提供了关于发明新颖性、创造性等方面的初步意见,为后续国家(地区)阶段的审查提供参考依据。
Q3: 进入国家(地区)阶段有什么要求?
A3: 申请人需在优先权日起30个月内,向指定国家(或地区)专利局支付相关费用,并提交申请文件的译文。部分国家的期限可能会晚于3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