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18世纪中叶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些理论从劳动生产率角度阐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
在此之前,重商主义(又称晚期重商主义)兴起于15世纪末16世纪早期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其核心是追求贸易顺差,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托马斯·孟。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金银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而获取金银的主要途径就是国际贸易。
17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出现了反对重商主义、提倡经济自由、重视农业的重农学派。其创始人是FranswarQuesnay,他们认为自由贸易等"自然秩序"是保证市场平衡和价格稳定的重要机制。
随后,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批评了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李嘉图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劳动生产率在所有产品中都处于劣势,只要各自有不同的优缺点,参与国际贸易也能获得相对收益。
此外,还有反差利益理论、贸易保护理论以及相互需求理论等对国际贸易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FAQs:
Q: 什么是重商主义?
A: 重商主义兴起于15世纪末16世纪早期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其核心思想是追求贸易顺差,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式,金银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
Q: 什么是重农学派?
A: 17世纪下半期在法国出现的一个反对重商主义、提倡经济自由、重视农业的学派。他们认为自由贸易等"自然秩序"是保证市场平衡和价格稳定的重要机制。
Q: 什么是比较优势理论?
A: 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一国劳动生产率在所有产品中都处于劣势,只要各自有不同的优缺点,参与国际贸易也能获得相对收益。这是对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补充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