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专注技术、不太懂产品的理工男从 2014 年 Wish 开始为您讲述的自己的创业心得。虽然技术出身的团队对于产品不太了解,但是通过数据分析,他们最终在 Wish 和亚马逊平台上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将为您分享他们在跨境电商领域的独特经验和见解。
2014 年 9 月,Terry 开始进入 Wish 平台,正赶上 Wish 的猛涨期。作为一个技术男出身,Terry 的劣势是不熟悉产品,但是他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了 Wish 平台的发展轨迹、规则和产品后,决定进入这个平台。
虽然有数据分析的优势,但是与 Wish 交往也是磕磕碰碳的。团队对于产品不了解,在选品和供应链上做得不是很好,前期产品独立开发能力的缺失造成整个团队只能依靠数据分析去跟着别人卖货。
新进卖家的涌入导致竞争加剧,核心竞争力逐渐下降,平台和产品问题也导致了很多侵权事件。结果是还没有成为大卖家之前许多账号就先牺牲了,低谷时期只剩下高峰时期三分之一的销量。
为了保证团队的稳定生存,Terry 在 2015 年 9 月进入了亚马逊平台。他认为亚马逊是一个更注重产品的平台,所以他开始重视产品的调研和优化。
Terry 认为,产品调研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产品整体市场趋势调研:通过 Google Trends 了解产品类目在目标市场的搜索趋势。
2. 品类市场容量调研:分析 Amazon 品类销售排名和评论数,评估每月销售量和市场容量。
3. 品类竞争度和成熟度调研:分析 Amazon 品类销售排名和评论数,了解市场竞争情况和新品推广难度。
4. 品类价格和利润分析:统计 Amazon 产品价格,判断产品是否有价格优势和利润空间。
5. 产品差评分析和改良计划:分析竞品差评,提出产品改进计划。
Terry 认为,中小卖家在推广不足的情况下,应该通过选品来弥补。未来亚马逊需要大量资本推动,所以卖家需要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时期调整运营策略。
任何平台都会对卖家有所限制,因此卖家应该给自己留一个出路。独立站可以作为展示产品的窗口,后续可以转为品牌主要销售渠道。在品牌建设完成后,亚马逊等平台可以成为商品销售渠道,而非品牌窗口。
总之,跨境电商需要审时度势和优质产品,这是根本。中小卖家需要通过选品和独立站来弥补推广不足,并根据平台的变化调整运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