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作为内容社区,需要不断创新,不断优化,力争持续为用户输出好内容。作者以轻芒为例,分析了当前内容社区的现状,强调了审核能力对内容社区的重要性。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看看。
上周末,资讯阅读器产品"轻芒"项目结束,团队会继续开启一个名叫"阅览室"的新项目。从豌豆荚到轻芒,这个团队和他们的作品总是惹人怜爱。"阅览室"1000个创始会员名额,在消息宣布后一个下午就被抢购一空。购买者甚至并不在乎能买到什么,而只是纯粹支持和赞助他们。
一、有掌控感的阅读
轻芒这个名字总是容易被人记错念错。它的来历并不非常明确,当然他们新闻稿上有印,但那只是其中一种说法。这两个字倒是跟一句宋词非常吻合:"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就是说,我一个人穿着个草鞋,拄着一根登山拐杖在山间行走,就比骑马坐车还要轻快。什么天气不好,阴冷又下雨,无所谓的。整个词句体现的意境,就是一种能够独自掌握自己前途命运的感觉。对于轻芒而言,则是对于自己所阅读内容的一种掌控感。
有掌控感的阅读是一种古老和自然的习惯。在没有电子设备的时代,人们用剪刀和糨糊把一大张报纸裁成剪报本里的豆腐块,对着图书馆借来的书、同学偷摸传给自己的稿纸手抄,再转给别人。轻芒 APP 遵循了人的直觉,将标记动作简化到了极致,只需要手指长按文字即可。轻芒将转发和评论的最小单位,由单篇文章进一步下探到文章里的某一两句话,这使得它评论区的结构是开放社区类产品中最复杂的。
二、理想主义者和人类高质量用户
轻芒经过一次大的转型,刚开始是单向的类似 Flipboard 的订阅器,叫"轻芒杂志",后来才变成现在这样。"轻芒杂志"的发布会当年开在东四胡同区的某个小楼,一个享有临街落地窗的会议室临时搬了一些凳子,坐了大概二三十个人,后排的人还站着。这种小清新、文艺范儿的初创项目,在那个年代没有人认为会有什么问题。
几位联合创始人本身不能说缺钱,而且做东西是要盈利的,可持续的,这种理智也始终写在他们的基因当中。虽然有情怀,但他们始终希望把这个情怀跟稳定的商业模式相结合,最终达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维生的高级人生目标。
这也不算特别稀有的品质,稀奇的是,他们的兴趣和情怀是阅读。在独立书店一片凋敝,沉浸阅读无力回天,图文内容秋风萧瑟,作者们全都去视频号露出一张老脸的境况下,他们居然想要把这个行业做成一个可以盈利的生意。这就使得事情一下子变得有意思了。
三、审核是内容社区的核心能力
轻芒的"命门"是当今任何想做内容社区的人都会面对的问题。面对全网用户,一些你在线下根本不可能相遇的人,会被有意无意安排到同一个舞台。在线下,也许你等车时候听对方讲电话,就知道你们不是一路人;看他背着书包蹦蹦跳跳,看学生手表,也知道无需理会。但是在网上,你们不仅可以吵起来,而且可以互相举报对方。
这个是非常要命的。以前,只有 Uki 和猿辅导等遇到过竞争对手到评论区搞事。但是现在有很多的"义务监督员",而且很要命的是他们监督的标准不统一,一些人认为是很寻常的事情,在另一些人看来就是大逆不道,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一个合格的中国大陆社区,至少应该能够平衡这几类人——开放、中立、保守——之间的关系。要么就是像豆瓣一样,增强区隔,让圈层之间减少接触,各色人等圈地自萌。要么就是放任甚至鼓励破圈,在统一审核池的同时设立引流话题,集中火力,消耗那些精力旺盛的"监督员",让他们不要殃及长尾冷门内容。
而如果无法做到这些,内容社区很容易就遭遇"天降正义"的结局。审核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超越了"调性",成为事关社区生死存亡的核心竞争力。缺乏这个能力,就会让出问题的社区逐一被"射落",让互联网上的讨论不可避免地集聚到少数的中心化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