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数量题虽然是必考部分,但很多考生仍然不够熟练。其实数量题需要区别对待不同的题型,既要强化基础方法,又要掌握"秒杀"技巧。本文将通过两道真题,总结两个最常用的"秒杀"技巧,帮助考生快速提高数量部分的准确度。
【例1】(2020年)已知A、B两地相距6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若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则甲的速度是多少?
A. 80千米/小时 B. 90千米/小时
C. 100千米/小时 D. 120千米/小时
本题是一道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解。但直接计算过于繁琐,不如利用"秒杀"技巧。题中提到甲的速度是乙的1.5倍,而选项中恰好有120与80存在1.5倍的关系,因此甲的速度一定是这两者之一,且甲是较大的一方,所以直接选择D选项即可。
总结:当题中出现两者的倍数关系(如A=3B),而问题刚好求两者之一(A或B),那么就在选项中找出存在该种倍数关系的两个选项(如10与30),根据二者大小确定答案。
【例2】(2019年)某超市在春节前购进一批食品礼盒,加价20%后全部卖出,用收入的一半又购进一批,加价25%后全部卖出又盈利3000元,则第一次购进的食品礼盒全部卖出后盈利多少元?
A. 2000 B. 3000 C. 4000 D. 7000
本题属于经济利润问题,可以利用公式求出答案。但观察选项,发现B、C、D之间存在运算关系,即3000+4000=7000,而题中刚好两次卖出礼盒,所以答案一定属于其中。第二次盈利3000,那么第一次的盈利直接选择4000即可。
总结:当题目选项出现两者相加等于第三项(A+B=C),就观察题目所求,若为和可选C,若为其中一部分可在A与B中选,以此来快速确定答案。
扎实的基础知识很重要,但"秒杀"技巧可以让考生在考试时如虎添翼,提高数量部分的准确度,确保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