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着力促进跨境电商零售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税收政策。但是,消费者如果加价转售跨境电商购买的商品,可能会面临进口税费漏缴的法律责任。因此,消费者应避免有组织地进行此类再次销售活动,保护好自身权益。
消费者应避免加价再次销售跨境电商购买的商品。我国为促进跨境电商零售的快速发展,出台了诸多便利措施,例如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商品享受增值税和消费税退免税政策,进口关税实行零税率,增值税和消费税按货物税率的70%征收等,让跨境电商零售商品享受更优惠的税收政策。
但是,如果消费者加价转售商品,则进口申报价格未包括加价部分,导致计税价格低于实际价格,可能会造成进口税费的漏缴。这种行为可能被认定为主观故意逃税,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此外,消费者大规模有组织地转售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还可能会严重破坏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影响国家的进口监管体系,从而危及国家的税收、产业发展、经济平衡和贸易管制。这种行为甚至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因此,消费者应当认识到,参与有组织的再次销售活动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法律风险,应当避免盲目跟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FAQs:
Q1: 消费者再次销售跨境电商购买的商品会有什么风险?
A1: 消费者如果加价转售商品,可能会被认定为主观故意逃税,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大规模有组织地转售商品,还可能严重破坏正常的进出口贸易秩序,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Q2: 购买跨境电商商品后,消费者能否自行转售?
A2: 不建议消费者自行转售。如果存在加价转售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逃税,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建议消费者避免参与有组织的再次销售活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Q3: 跨境电商零售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A3: 跨境电商零售有利于增加外汇储备,让境内劳动价值获得实际收益,增加整体财富。但如果消费者大规模参与有组织的再次销售活动,可能会严重影响国家的进口监管体系,危及国家的税收、产业发展、经济平衡和贸易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