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出口退税管理,防范和打击出口退税欺诈行为,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出口货物退税函调管理办法》。函调主要针对出口业务中可能存在的逃税或违法行为进行调查。本文将介绍出口退税中常见的函调情况以及应对措施。
出口退税过程中,税务部门可能会向出口卖家的供应商所属税务机关发送函调,调查物流、资金流以及纳税情况的真实性。一般情况下,每家出口卖家会被函调一次,但对于风险较高的卖家可能会被多次函调。只要交易真实合法,信息完整,函调一般不会有问题,但会相对延长退税时间。
那么,哪些情况下会触发出口退税的函调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从同一供应商购买商品,连续6个月申报退税50万元以上,且供应商、出口商品风险等级较高。
2. 新供应商购买一般风险商品,首次申报后6个月内累计申报退税50万元以上。
3. 本月申报退税额超50万元且环比增长100%以上。
4. 跨类别出口一般风险商品,连续6个月申报退税50万元以上且从同一供应商累计退税10万元以上。
5. 外贸综合服务商代理生产商进行跨大类商品退税。
6. 国税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况。
对于被函调的出口卖家,要积极配合调查,提供真实、完整的交易信息。保持信息透明,确保交易合法合规,就能顺利度过函调。
常见问答(FAQs)
Q1: 出口退税为什么会被函调?
A1: 出口退税函调主要是为了防范和打击出口退税欺诈行为,确保交易真实合法。税务部门会根据一定风险标准对可疑交易进行调查。
Q2: 出口退税被函调会有什么影响?
A2: 函调本身不会影响正常的出口退税,但会相对延长退税时间。只要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函调一般不会有问题。
Q3: 如何应对出口退税函调?
A3: 出口卖家需要积极配合调查,提供真实、完整的交易信息。保持信息透明,确保交易合法合规,就能顺利度过函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