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贸业务中,有一些信用证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信用证条款存在缺陷埋下的隐患。在信用证操作过程中,有些条款表面上似乎无关紧要,但实际上可能潜藏着风险,需要格外小心谨慎。这类被称为"软条款"的条款,是外贸行业中的一个常见问题。
"软条款"是指在信用证中出现的可能会导致受益人(出口商)在无过错情况下蒙受损失的条款。它们并不违反UCP600的原则,但其潜在风险是存在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有一份提单直接寄给开证申请人的条款,就可能导致客户在未付款前就提走货物;又比如,要求货物须经开证人检验并出具认可报告后才能装运的条款,客户可能故意拖延检验而影响交货。
总的来说,"软条款"的共同特点是,让信用证在执行过程中丧失独立性和不可撤销性,客户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其失效。因此,外贸业务人员需要学会识别这些"软条款"。关键是要牢记两条原则:1.不能让客户有可能在付款前自行提货;2.所有单证的收集办理都应由自己单方完成,不依赖客户。凡是违背这两条原则的条款,基本上就是"软条款"了。
FQAs:
Q: 什么是"软条款"?
A: "软条款"是指在信用证中出现的可能会导致受益人(出口商)在无过错情况下蒙受损失的条款。它们表现形式各异,但共同特点是让信用证在执行过程中丧失独立性和不可撤销性,客户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使其失效。
Q: 如何识别"软条款"?
A: 识别"软条款"的关键是牢记两个原则:1.不能让客户有可能在付款前自行提货;2.所有单证的收集办理都应由自己单方完成,不依赖客户。凡是违背这两条原则的条款,基本上就是"软条款"。
Q: 遇到"软条款"该如何应对?
A: 一旦发现信用证中存在"软条款",需要及时与客户沟通,要求修改或删除这些条款,以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还要提高警惕,在合同谈判过程中防范这类条款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