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货物贸易中,使用的计量单位种类繁多,既取决于商品的特点,也与贸易惯例和交易双方意愿有关。本文将详细介绍国际货物贸易中常用的各类计量单位及其特点。
国际货物贸易中使用的计量单位很多,除主要取决于商品的种类、特点外,还取决于贸易习惯和交易双方的意愿。
1. 计量单位的确定方法
国际货物贸易中不同类型的商品,需要采用不同的计量单位。通常使用的有下列几种:
(1) 按重量(Weigh) 计算。这是当今国际货物贸易中广为使用的一种计量方法,许多农副产品、矿产品和工业制成品,都按重量计量。按重量计算的单位有公吨、长吨、短吨、公斤、克、盎司等。对黄金、白银等贵重商品,通常采用克或盎司来计量。钻石之类的商品,则采用克拉(Carat)作为计量单位。
(2) 按数量(Number) 计算。大多数工业制成品,尤其是日用消费品、轻工业品、机械产品以及一部分土特产品,均习惯于按数量进行买卖。其所使用的计量单位有件(Piece)、双(Pair)、套(Set)、打(Dozen)、卷(Roll)、令(Ream)、罗(Gross)以及袋(Bag)和包(Bale)等。
(3) 按长度(Length) 计算。在金属绳索、丝绸、布匹等类商品的交易中,通常采用米、英尺、码等长度单位来计量。
(4) 按面积(Area) 计算。在玻璃板、地毯、皮革等商品的交易中,一般习惯于以面积作为计量单位,常见的有平方米、平方英尺、平方码等。
(5) 按体积(Volume)计算。按体积成交的商品有限,仅用于木材、天然气和化学气体等。属于这方面的计量单位,有立方米、立方英尺、立方码等。
(6) 按容积(Capacity) 计算。各类谷物和流体货物,往往按容积计量。其中,美国以蒲式耳作为各种谷物的计量单位,但每蒲式耳所代表的重量,则因谷物不同而有差异。公升、加仑则用于酒类、油类商品。
2. 国际贸易中的度量衡制度
世界各国的度量衡制度不同,致使计量单位上存在差异,即同一计量单位所表示的数量不同。在国际交易中,通常采用公制、英制、美制和国际单位制(SI)。
我国出口商品,除照顾对方国家贸易习惯约定采用公制、英制或美制计量单位外,应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我国进口的机器设备和仪器等,应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否则,一般不许进口,如确有特殊需要,也必须经有关标准计量管理部门批准。
常见问答(FAQs):
1. 不同国家使用的计量单位有哪些差异?
答: 世界各国的度量衡制度不同,导致同一计量单位所表示的数量存在差异。如重量单位"吨",公制国家采用公吨(1000 kg),英制国家采用长吨(1016 kg),美制国家采用短吨(907 kg)。此外,有些国家对某些商品还规定有自己习惯使用的或法定的计量单位,如棉花的"包"重量各不相同。
2. 国际贸易中如何统一使用计量单位?
答: 为解决各国度量衡制度不一带来的问题,国际标准计量组织在公制基础上采用了国际单位制(SI)。SI的实施和推广,标志着计量制度日趋国际化和标准化,现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我国也规定采用国际单位制作为法定计量单位。
3. 我国出口商品如何选择使用的计量单位?
答: 我国出口商品,除照顾对方国家贸易习惯使用公制、英制或美制计量单位外,还应使用我国法定的计量单位。进口商品则要求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否则一般不予进口,除非经过相关部门特别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