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政策频频出台,对于国内很多跨境卖家来说是个头疼的问题。新规出台后,卖家非常谨慎,生怕一不小心踩了雷。还有几天就到亚马逊Prime Day了,卖家们正在风风火火地准备大干一场。结果,美国众议院正在讨论一项新的法案出台,卖家们真是瑟瑟发抖。
据了解,即便疫情期间的美国电商销量是持续增长的,但相当一部分与电商欺诈有关。许多消费者在亚马逊上购买了劣质和假冒商品。关于恶意竞争的卖家销售假货平台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的话题,这次的新法案给出了新的答案。
当第三方供应商在其网站上销售假冒产品时,亚马逊和eBay等科技巨头平台将承担更加严重的法律责任。
两党立法敦促平台采取措施保证此次新法案的实施,例如验证制造商的身份和永久禁止假货供应商。"我们将严肃处理所有假冒产品,包括Gucci 手袋,"共和党众议员Darrell Issa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美国44%的电商增长与电商欺诈有关。大部分消费者是在电商平台购买到了假冒或质量有问题的商品,而亚马逊作为电商巨头,恐怕占比更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旦这次法案通过,亚马逊将成为打假的"先行者"。
关于售假,亚马逊也有明确的相关规定:亚马逊明确规定在亚马逊平台的卖家必须遵守亚马逊卖家行为准则,并提供真实有效的公司详细信息。一旦本次打假的这项立法到位,首要的是越来越严格的真实性审查。
当遇到真实性审核时,需要向亚马逊提供以下资料:1.需要供应商提供最近一年内出具的资料,包括:发票、收据、合同、发货单或授权书的复印件。其中单证显示的货物数量必须与库存实际一致。2.如果您不是品牌的所有者,您必须提供授权书和可以证明有效供应链的全套文件以及授权书。3、如果您是公司品牌的所有权拥有者,供商标注册证、营业执照或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就行。4. 需要提供供应商的具体联系方式,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地址、电子邮件地址和网站等。
此外,供应商信息审查也将更加严格。从今年年初二审到随后的视频验证,许多卖家已经"踩雷被坑"了。鹰熊汇提醒各位卖家朋友:一旦违规,与其花大量时间上诉,不如防患于未然。事先搞清楚规则,未雨绸缪,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定价策略才能避免踩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