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Wish卖家被逼到卖房的内幕:平台罚款、加价等做法让他们步步陷入绝境
简介:跨境电商作为一个相对利润较高的行业,吸引了大量卖家的加入。然而,近日有Wish卖家向媒体反映,平台的一系列做法,如罚款、加价等,让他们不得不卖房才能维持运营。究竟Wish卖家是如何陷入绝境的?我们一起来探究。
跨境电商行业并非一片繁荣,有人赚得盆满钵满,但也有人无奈沦落到要卖房的境地。某Wish卖家就向媒体诉说了自己的"凄惨"故事。
这位Wish卖家表示,自己从2013年开始做跨境电商,最初接触的是速卖通平台。2016年开始关注Wish,并将业务重心转移到该平台。在Wish上,他们有一个单品曾经位居销售榜前100名,日销量能达到1000-1500单。
但好景不长,从2018年初开始,Wish陆续推出了各种罚款政策,如延迟发货罚款、产品上架罚款、GBC投诉罚款等。卖家表示,这些罚款理由越来越离谱,有的甚至连产品侵权都算不上。
在种种罚款的打击下,这位卖家的账户资金从2018年初的230万人民币,到2019年底仅剩40万。为了维持经营,他不得不贷款100多万,同时也将自己早年买的房子和车子挂出来出售。
除了罚款,Wish的加价行为也让不少卖家感到很不满。一位卖家向媒体反映,Wish会给商品加价,但实际上卖家只能收到原价,中间的差价全部被Wish赚走。
这位卖家表示,他们有一款产品原价9.99美元,被Wish加价到12-15美元,但卖家最终只能收到85%的钱。Wish加价后,如果还是爆款,自己的自营店也会出现同款产品。
尽管Wish的商业模式受到了资本的青睐,但业内人士认为,单一依靠低价来吸引用户恐怕难以持续。一方面,要想保持低价就必须牺牲一部分产品质量,甚至冒侵权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买家来说,也可能无法获得理想的购物体验。
Wish表示,未来将推出更多正向激励政策,鼓励卖家提供更多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但如果真的转型升级,纯销低价产品的卖家恐怕就不太好做了。
可见,Wish的未来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对于卖家来说,平台政策的变化无疑是一大挑战,如何应对或许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