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消费者利用电商平台的"仅退款"规则进行恶意退款行为,给商家造成了巨大损失。究竟谁该为这些损失买单?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了"仅退款"行为的法律责任,并针对电商平台的"仅退款"机制提出了完善建议。
一、商家遭受恶意退款,陷入难以自救的困境
最近,一家淘宝游戏点券店铺的店主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公安带走,在店主被限制人身自由期间,一些消费者趁机以"未收到货"为由申请"仅退款"。由于店主无法及时处理,最终导致商家损失上百万保证金。
除了虚拟商品,一些消费者还会以"不合脚"、"商品缺陷"等理由,在使用商品一年后申请"仅退款",这种利用平台规则获取利益的"职业吃货"行为,让商家深受其害。
二、"职业吃货"泛滥,法律责任需明晰
(一) "职业吃货":民事责任还是刑事责任?
法院判决认定,如果"职业吃货"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公私财物数额巨大,可能构成刑法上的"诈骗罪"。此外,法院也支持电商平台对"职业吃货"提起的侵权诉讼,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和合理支出。
(二) 电商平台方:"仅退款"机制是否公平?
从"通知-删除"的规则来看,电商平台在网购纠纷处理过程中也存在主观过错责任。因此,电商平台在设计"仅退款"机制时,应当充分考虑商家的利益,给予商家充分的处理时间和申诉机会。
三、退款机制该如何设计?法律规范指明路
(一) 平台在退款机制中应尽到充分监管义务
电商平台应当加强对消费者申请"仅退款"行为的审核力度,将部分监管责任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并略微放宽对商家投诉行为的限制,以此达到责任的公平分配。
(二) 完善退款机制前置程序
电商平台可以参考法律法规,明确哪些商品种类不适用"仅退款"机制,同时将用户信用等级与"仅退款"申请挂钩,以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争议发生。
(三) 完善退款机制后置流程
电商平台在设计"自动退款"机制时,应充分考虑商家可能遇到的特殊情况,给予商家更多的处理时间和申诉机会,以防止商家遭受不合理的损失。
四、律师有话说
电商平台"仅退款"机制一方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但另一方面也助长了"职业吃货"的恶意行为,严重侵害了守法经营的商家权益。在优化"仅退款"机制时,电商平台应当依照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合理分配消费者和商家的责任,维护网购交易秩序的良性发展。遇到"职业吃货"侵害权益的商家,也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