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跨境电商卖家,如何准确计算销售利润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近期,我们采访了31位来自不同地区的资深跨境卖家,总结出了五条常用的利润计算经验,以供参考。
1. 店铺层级的销售利润分析,支出统计大项的费用构成即可
深圳卖家Setven表示,目前他们的计算方式相对比较粗放,主要是根据亚马逊的结算报表统计大类的成本支出,比如货物成本、运费、佣金费用等,再扣除一些预计费用如人员工资、提成奖金等,就可以得到净利润。这种方式对团队的工作量要求不高,操作简单快捷。
2. 深耕商品/订单层级的销售利润数据,才能满足运营多维的分析需求
来自厦门的电商运营总监Martin表示,老板更关注总利润和利润率,而一线运营人员需要更细致的数据分析,会借助跨境ERP软件实现商品/订单层级的销售利润分析,从而对各个维度进行优化。
3. 跨境销售利润成本构成繁杂、各家分摊的逻辑不一,不存在通用公式
深圳大卖Ken表示,计算利润的难点在于成本构成的完整性和不同费用的分摊逻辑,各家企业的计算方式并不统一。
4. 销售计提常用的10种关联组合方式
深圳销售总监Lucky介绍,销售利润与销售提成挂钩,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平台、店铺、品类等情况采用10种维度组合的方式来关联利润。
5. "不能多缠一道胶带"
成都卖家David分享了一则深圳电商大佬的故事,每个包裹多缠一道胶带就会增加1-1.5克重量,一年就会多出40多万元的运费,体现了供应链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总之,销售利润的统计是起点,分析是过程,而解决方案才是我们需要共同探索的目标。希望以上经验对大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