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淘宝联合营销尝试中,虽然初衷是正确的,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当时大多数消费者对营销意识不强,不知如何利用好这个工具。
2. 很多卖家追求曝光量,而非精细化运营,导致无效合作。
3. 合作店铺选择不当,既不上下游,也不同风格,无法形成有效互补。
4. 缺乏合作激励机制,如分成等,无法充分调动卖家积极性。
那么,如何通过包裹做好联合营销呢?建议如下:
1. 追求合作店铺少而精,关注相关性而非数量。
2. 优选上下游或同风格店铺进行合作。
3. 尽量选择规模相当的店铺,给予适当的利益分成。
4. 利用官方工具如"码上淘"等进行有效联动。
总之,联合营销要做到精细化运营,建立良性的合作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