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珠是一位从城市放弃发展机会回到农村的致富带头人。他凭借对市场的深入分析和敏锐洞察,带领太平庄村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有机葡萄种植和深加工、建设乡村民宿等一系列举措,成功实现了村民持续增收。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徐海珠的创业历程和经验做法。
改善水利条件,改种蔬菜
徐海珠,45岁,1999年回村担任北京市延庆县太平庄村村支书。那时的太平庄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凋敝,村民多年种植粮食作物却没什么效益。徐海珠决定先修水利,并号召村民将2000亩土地中的1000亩改种蔬菜。
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
蔬菜种植让太平庄村村民尝到了甜头。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单纯依靠"压粮扩经"已经难以为继。2004年,徐海珠决定把葡萄作为太平庄村的主导产业,成立合作社,流转农户手中的土地,通过股金分红的方式给农户返利,再聘用农民为合作社打工。
"有机葡萄"上线
2011年,徐海珠开始带领村民积极种植有机农产品,选择了延庆当地的葡萄作为主打品种。但价格却忽高忽低,远远没有达到大家的预期。
品牌与深加工助力
为了解决有机葡萄销路不畅、价格不高的问题,徐海珠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做好葡萄产品的深加工,用健康养生的理念吸引消费者;二是借助世界葡萄大会的契机建设乡村民宿。
小编有话说
从放弃城里的生活,回村当上村支书那天起,徐海珠带领太平庄村不断改善发展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成功实现了村民持续增收。他的经验对于广大农村青年创业者来说都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