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电商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在东南亚地区。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阿里在东南亚电商市场的最新动向,以及相关的操作环节。
1. 阿里在东南亚电商里开频道 环节如何操作?
现在,打开东南亚最大的电商平台Lazada的首页,稍微往下拖动,就可以看到淘宝橘黄色的标志显眼地占据了大块版面。对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本地居民来说,在Lazada的淘宝精选页面上购买来自中国的商品已经不再是新鲜事了。
2017年6月12日,阿里宣布"天猫出海"项目正式推出。国内淘、天猫卖家可以一店卖全球。该项目于2016年在阿里内部开始孵化。25天后,东南亚最大的在线电商平台Lazada宣布接受阿里巴巴第二轮10亿美元的收购计划,阿里所持股份从53%增持到83%。这距离阿里2016年首轮收购才过去一年的时间。
"天猫出海"计划分为两部分,一是以手机淘宝服务全球近1亿人的华人市场,二则是针对当地消费者,天猫出海选择把淘宝商品接入到成熟的本地电商平台来提供跨境购买的服务。
2. 消费者转向便利店 美国大超市或面临关门潮
美国从未有过这么多的超市,以及这么大的零售面积来专门卖食物。零售商们在过去几年用尽洪荒之力扩大超市货架,为了多卖点食物,但是消费者们正在从大型连锁超市转向小而美的杂货店和餐厅。在供需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下,分析师和业内专家认为,继百货店后,美国超市业将迎来关门潮。
3. 同程CEO吴志祥宣布盈利 把握微信是正确决策
8月1日,同程CEO吴志祥发内部信,宣布同程集团今年7月实现超过3000万以上的规模性盈利。吴志祥认为,全力融资、all in无线以及把握微信入口,是同程得以在43个月的亏损中坚持下来,并最终实现盈利的重要原因。未来,同程的重点是精细化运营流量、以创业心态和投资的视角进行产业布局,同时,以"零差评"为目标提升用户体验。
4. 微信公众号文章中插广告 打造"边看边买"
腾讯正在进一步释放微信的广告、电商功能。与此同时,腾讯也在推出被称为剑指百度的"搜一搜"功能,大有开辟新型搜索业务的势头。这两项动作都表明,腾讯正在加强微信作为电商入口的地位。
5. 无人零售店:新技术下的商业新生
近日,位于上海的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恢复了营业,不时有路人进店购物。同时,阿里首家淘咖啡无人店在杭州高调亮相,提出要为用户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的购物体验。无人零售店正在成为电商企业的新风口。
6. 水煮中国式共享经济:共享经济是公用经济
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能过度捧杀,也不宜妖魔化。为了避免出现各种"为共享而共享"而导致的共享经济平庸化和娱乐化,不妨结合历史事实和具体实践来进行中国特色的"水煮"解读,扬其精华,避其糟粕,正本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