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法治文化的不断普及和行业监管的趋严,玩具行业正在越来越规范化。但是,在经营过程中,玩家还是存在一些容易忽略的风险点。本文将为您梳理一些典型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侵权行为仍是玩具行业的重灾区。以2023年公示的"玩具"相关裁决文书为例,2159篇文书中有713篇涉及侵权行为,其中260件涉及侵权产品。经销商和零售商的侵权行为主要集中在销售侵权玩具,甚至主动联系厂家定制侵权玩具。
> 去年,浙江永康市人民法院受理了3起被告为百货商行的侵害商标权纠纷案件。3户商家销售印有卡通形象的书包、卡通人物玩具,均被商标权利人起诉并赔偿了相应的经济损失。
对于销售侵权商品,多数法院认为经销商有义务亦有能力对涉案商品来源以及是否为正品进行核实,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经销商以"不知情"为由进行辩诉,败诉可能性较大。
大部分玩具产品进入国内市场需通过3C认证。一些三无产品有可能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相关部门在查处时也可能依法从重处罚。
> 2022年,洪某向学校周边商店提供非法玩具,这些玩具产品分别存在无厂名厂址、无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和未经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问题,从中获利108元。市场监管局从重处罚,依法对洪某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08元,罚款15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经销商作为供应链中的重要中转站,在买卖合同纠纷方面时有发生。由于账期原因,经销商拖欠厂家货款,而经销商又常被零售商拖欠货款。
> 据报道,疫情期间,有母婴玩具渠道商反映,前前后后有十几个母婴渠道都出现拖欠供货商货款的情况,这直接让该经销商放弃母婴渠道的合作。
总之,在玩具经营过程中,这些隐藏的风险值得大家格外重视。相关企业需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