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nalytics是一款优秀的网站分析工具,它不仅可以提供网站访问量、渠道来源等基础数据,还支持自定义指标和维度,帮助网站管理者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和业务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Google Analytics中的自定义指标的设置和应用。
自定义指标的设定是为了让Google Analytics针对网站业务收集相关指标,如网页上加载的广告数量、加载网页所需要消耗的带宽、每个营销渠道所带来的品牌信息页面浏览量等。它和自定义维度一样,也是在自己的网站页面上添加JavaScript代码来收集自定义指标数据。
1. 创建自定义指标:单击左上角的"新自定义指标"按钮,然后设置自定义指标名称、指标范围、格式设置类型、最大值和最小值(这两个参数是非必填项目)。在"范围"下拉列表中只有"命中"和"产品"两个可选类别,当选择"命中"类别时,自定义指标的数值会随着跟踪代码传送到Google Analytics中的每一次命中而增加。若选择"产品"类别,自定义指标的值会随着分配给产品的费用而增加。"格式设置类型"可以选择"整数"、"货币(带小数 )"和"时间"中的任意一种。
2. 设置取值区间:如果想设置自定义指标用于统计分析网站页面的浏览量,那么建议选择"整数",如果要实现每增加一次网页浏览命中,Google Analytics的统计数据就增加1,就要将自定义指标的最小值设置为0,最大值设置为2,这样设定之后,取值区间为0~2,因为取值是整数,所以数量变更量就是1。
3. 添加跟踪代码:设置完之后单击"创建"按钮,就能看到页面。和自定义维度一样,要想自定义指标发挥效用,就需要将跟踪代码添加到自己需要跟踪分析的网站页面上。如果有多个自定义指标,那么每个自定义指标的索引参数也会不一样。索引指的是在Google Analytics 中创建的自定义指标的索引编号,可以把它理解成指标项目的序号。
4. 注意事项:自定义指标和自定义维度一样,只能处理指标创建之后的统计数据,对于此前所搜集的数据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如果停用自定义指标,那么Google Analytics的数据会恢复如常,但是经过自定义指标处理的数据不会复原,这也是要创建三个数据视图(原始数据视图、主数据视图和测试数据视图)的原因。
Q1: 自定义指标和自定义维度有什么区别?
A1: 自定义指标是用来收集和测量网站特定的数据指标,比如页面浏览量、广告点击数等,而自定义维度则是用来对数据进行分类和细分,比如按来源渠道、用户标签等来查看数据。两者结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分析网站数据。
Q2: 自定义指标如何与Google Analytics其他功能结合使用?
A2: 自定义指标可以与Google Analytics的细分、目标、仪表板等功能结合使用,例如设置目标跟踪自定义指标的变化,在仪表板上展示自定义指标的数据趋势等,从而更好地洞察网站业务。
Q3: 如何选择合适的自定义指标?
A3: 选择自定义指标时,要结合网站的业务目标和关键数据需求,选择能反映网站核心指标的自定义指标,例如广告收益、用户留存率、转化率等。同时要考虑指标的可测量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通过设置合理的自定义指标,结合Google Analytics提供的丰富分析功能,网站管理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用户行为,优化网站营销策略,提升业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