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设计跨境电商海外仓WMS的产品经理来说,笔者将和大家分享一些设计过程中的心得与经验,并在"海外仓WMS系列文"中展现,本文为第一篇,主要介绍WMS的入库功能设计。
仓库管理系统(WMS)是一款很典型的B端产品,也有很多B端产品经理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它,但是如果是针对跨境电商海外仓而研发的WMS可能接触的人就不算多了。那么海外仓的WMS和国内主流的这些电商的WMS有什么区别呢?就我个人两年多的WMS产品设计的经验来看,我觉得区别主要在这几个方面:业务的差异、文化的差异、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差异、地域的差异。
接下来我就来扒一下我这两年设计海外仓WMS的一些心得,同时也将一些踩的坑分享出来。
海外仓运作流程业内一般分为三段式:头程、库内、尾程。我们这里提到的海外仓WMS就是指库内+尾程这个环节。
WMS的入库流程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先接收上游预报的入库单(ASN),然后货到了之后,对货打印ASN收货单,接着开始点数收货。收货的时候可能需要贴标,如果不需要贴标则录入数量即可。有些情况下会有质检的要求,通过质检将到货的不良品区分出来,然后将良品上架即可,不良品拒收或者单独处理。
1. 提前预报
提前预报是很多仓库的要求,目的是为了提高收货效率。但也会有极少数情况下出现未预报、货却提前到的情况。所以需要和客户强调清楚预报的内容格式。
2. 收货
海外仓收货基本上没有拒收这种情况,即使遇到破损、丢失等问题也只能先收了再说,对索赔或换货等再进行线下沟通处理。这一块需要兼容不同客户的诉求和仓库管理规则。
3. 质检
收货后根据预入库的要求进行抽检或全检。不合格的会标记为不良品单独上架,合格的上架到好料区。海外仓做质检的比较少,一方面是人工费用问题,一方面是沟通问题。
4. 上架
上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上架数量和收货数量不一致的问题。同时上架策略、批次号管理、计费等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难点。
总的来说,海外仓WMS的收货流程基本上和传统电商WMS一致,主要需要关注一些业务和操作上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