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小北地区,聚集了数十万来自非洲各国的商客,他们远渡重洋,寻求在中国大陆的商业机遇。从肩扛背负的倒爷到跨国公司的老板,再到正在崛起的电商创业者,他们经历着从小贩到企业家的蜕变。这里不仅反映了另一种全球化进程,也孕育着非洲大陆未来商业变革的可能。
"没有到过小北,不算来过中国"。这句在非洲人中流传的金句,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小北在中非贸易中的地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原本盘踞在东南亚与香港的非洲商客,纷纷来到广州小北,开启了他们的"淘金"之旅。鼎盛时期,小北聚集了来自73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高峰时期可能多达50万人。
然而,2014年广州城市"美化"行动,以及2016年对"三非"人员实施更严格的签证管理,使小北的非洲商客人数大幅下降。目前,广州市公安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实际在广州常住的非洲人约为1.1万人。
随着贸易方式的转变,早期肩包手扛的非洲"倒爷",逐渐演变为大大小小的跨国贸易公司和物流代理。位于小北附近的天秀大厦和怡东大厦,隐藏着40多家非洲商人开设的贸易公司。
在这些公司中,不乏"成功者",如来自尼日利亚的莱万,以及来自喀麦隆的金斯利。他们在中国经营多年,有的甚至举家迁徙,子女在中国长大。但随着竞争的加剧,个人淘金的机会正在逐步缩小。
非洲是一片充满创业热情的大陆,但资金和技术成为横亘在年轻人面前的障碍。现在,一些和非洲商人交往密切的中介,开始尝试为非洲人提供网购服务。
同时,随着非洲互联网用户数的快速增长,非洲电商初创企业也在崭露头角。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更是亲自访问南非,宣布将投入1000万美元支持非洲青年创业者,鼓励他们将来能成为新的"阿里巴巴"。
对于像娜德这样的非洲留学生来说,她也期待着自己的国家能够有类似的支持政策和电商平台,让更多年轻人有机会实现梦想。小北也许正在经历转型,但它仍然保持着非洲人眼中的"机遇之地"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