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21世纪国际贸易的主流方式。它不仅为进出口业务带来了诸多好处,还扩大了国际贸易市场,为外贸企业创造了重塑国际竞争优势的机会。本文将深入探讨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与发展措施。
21世纪的国际贸易是知识性经济,各界人士都用自己的经济理论知识和见解给予了电子商务注释。其中最为权威的阐述来自1997年巴黎世界电子商务会议,专家指出电子商务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各阶段的电子化交易活动。
运用电子商务能大幅降低各类交易成本,同时也可改善企业因决策信息不准确而产生的库存问题。另外,电子商务还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分阶段合作,转为信息共享的协同并行工作方式。
电子商务使得众多业务活动包括国家间贸易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贸易磋商、支付等流程更加简便快捷。
电子商务将传统商业活动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整合,创造出了更具竞争力的经营优势。
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次:
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商务活动的局限,实现了产品信息的即时存储和快速传播,大幅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
EDI技术主要应用于外贸出口单证传输,大幅降低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但投入较高,适用于大型企业。
企业内部网Intranet实现了全球化业务管理、无纸化办公等功能,成为企业内外沟通的重要渠道。
Bolero和Tradecard等电子商务系统整合了进出口商、金融机构、物流服务商等各方,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交易环境。
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的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如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税收等方面的制度。
借鉴Tradecard系统,建立包括融资管理、信用保障、第三方服务等在内的综合性信用保证体系。
政府应采取政策优惠等措施,支持一批重点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以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
总之,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外贸企业创造了新的机遇,未来我国企业务必抓住这一趋势,全面应用电子商务,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