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日本站的消费者往往十分严格和苛刻,对于产品的评价格外挑剔。从差评率高达欧美6倍,到产品均分低于同款在其他站点,再到一些卖家因为细节问题收到大量差评而退出日本市场,都显示出了日本消费者的"变态"心理。究竟是"态度严谨"还是"心态扭曲",背后隐藏的原因又是什么?本文将深入分析亚马逊日本站的这一现象,并给出建议供卖家参考。
日本买家确实让不少跨境卖家头疼不已。郑州卖家张斌就收到过一例差评。有个买家刚收到产品,就先给出一星差评,理由是因为还没用,不知道产品好不好,等以后再改评论。结果到底等不来这个承诺。
无锡卖家蔡荣在日本站上架无水酒精,却因为产品重量差2克就收到一星差评。深圳卖家吴峰也是"一键催评"后,好评一个都没拿到,反而遭到大量一星差评,店铺几近关闭。
这种极端的评价态度,让不少卖家感到无助。有经验的老卖家建议,与其求着索要差评,不如干脆刷单来的痛快,因为日本消费者的"变态"心理是改变不了的。
造成日本消费者这样评价的原因,一部分人认为是典型的日本严谨民族性,但也有研究者提出了更深层的分析。
日本网购消费者中,很大一部分是日本女性。而日本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一直比较尴尬,在家要看公婆脸色,在公司又要被领导呼来喝去。唯有在网购时,她们才能感受到被尊重的感觉。因此,她们会通过给予产品低分评价,来体验"生杀予夺"的快感,也能通过卖家恳求其重新评价,体会到被尊重、被哀求的感觉。这种心理效应,也适用于日本社会中稀缺"被尊重感"的其他群体。
亚马逊日本站的刷单现象相当猖獗,这与平台过去的纵容态度有很大关系。
在2019年之前,亚马逊对于日本站的刷单行为都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态度。一方面是因为日本消费者"难伺候",动不动就给差评,刷单成为卖家维持评分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亚马逊也担心过度打击刷单会影响日本站的整体卖家数量和SKU数量,影响其在当地电商市场的地位。
直到2019年7月,日本NHK电视台曝光了深圳刷单公司的相关内容,亚马逊才开始全面打击日本站的刷单行为,大量删除了卖家的好评。这无疑让不少卖家措手不及,纷纷退出日本市场。
尽管日本消费者对产品评价苛刻,但也有一些不错的消费习惯。比如,日本站的退货率远低于欧美,只有5%左右,这与其发达的物流配送体系有关。同时,日本消费者的网购满意度也达到66.7%,远高于美国的46%,这也是差评率只有6%的原因之一。
当然,与日本消费者沟通也需要"多一点心眼",因为大部分日本人说话都比较委婉,需要仔细解读。
总的来说,尽管日本站的差评问题较为突出,但这个市场的发展潜力依然不容忽视。只要卖家能耐心经营,提供优质产品,日本站仍是值得深挖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