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缘政治日趋紧张,世界各国都走向了以邻为壑的"逆全球化"之路。然而经济状况并没有因之好转,地域冲突仍时有发生,发展之路愈加迷茫。想要破局,关键还是要重启"全球化",唯有通过国际贸易摄入资源,才能让经济拥有持续的动能。而要了解国际贸易的全周期,最好的案例是19世纪的非洲。
文艺复兴后,几乎每个欧洲家庭都要摆放一架钢琴,而琴键最好的材料就是象牙。于是在遥远的非洲,象牙贸易逐渐兴起。这一时期,非洲最大的国际贸易公司有三家,它们的经营策略各不相同。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希望以国际贸易实现国内财政的收支平衡,于是率先将战略目标投向了非洲。而法国企业则通过"反奴隶"的旗号制造了一系列的舆论,成功吸引欧洲人民的关注,并游说并邀请欧洲各国共同参与非洲投资。
与竞争的激烈程度同频的是成本。为了收回前期投资,国际贸易公司不得不向更残酷的"橡胶贸易"转型。这导致刚果人民面临着更加悲惨的处境。
相比进入时的巧妙,比利时企业退出的过程更为"聪明"。虽然最终非洲人民的命运依然凄惨,但这一过程生动地告诉我们,贸易之后必然走向农耕,农耕之后又必然走向贸易,这就是"全球化"的历史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