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作为企业供应链的重要部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从采购主管、采购工程师和采购员三个岗位出发,详细介绍各岗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并阐述战略成本核算的流程以及采购流程优化的方法。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新产品、新材料供应商的寻找、资料收集及开发工作。
2. 对新供应商品质体系状况(产能、设备、交期、技术、品质等)的评估及认证,以保证供应商的优良性。
3. 与供应商的比价、议价谈判工作。
4. 对旧供应商的价格、产能、品质、交期的审核工作,以确定原供应商的稳定供货能力。
5. 及时跟踪掌握原材料市场价格行情变化及品质情况,以期提升产品品质及降低采购成本。
6. 采购计划编排、物料之订购及交期控制。
7. 部门员工的管理培训工作。
8. 与供应商以及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等。
1. 主要原材料的估价。
2. 供应商材料样板的品质初步确认。
3. 材料样本的初期制作与更改。
4. 替代材料的搜寻。
5. 采购部门有关技术、品质文件的拟制。
6. 与技术、品质部门有关技术、品质问题的沟通与协调。
7. 与供应商有关技术、品质问题的沟通与协调。
1. 订购单的下达。
2. 物料交期的控制。
3. 材料市场行情的调查。
4. 查证进料的品质和数量。
5. 进料品质和数量异常的处理。
6. 与供应商有关交期、交量等方面的沟通协调。
战略成本核算流程由四个步骤组成:
1. 估计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成本;
2. 估计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成本;
3. 设定你公司的标的成本并发现产品和流程需要改进的领域;
4. 确定作出这些流程和产品改变并持续改进对你公司的价值。
做好这四步骤有助于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的企业应该扩大生产能力吗?
竞争对手的长处和弱点是什么?
什么样的战略会让我的企业在竞争中先发制人?
这个流程会对你公司的底线收益和现金流产生什么影响?
1. 发现问题:此阶段由使用部门提出需求。只有具体的使用者知道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而不是决策者。这是工业品销售的基层环节。
2. 项目可行性研究:这个阶段使用者已经将发现的问题向上层汇报,客户内部在酝酿要不要采购计划、考虑预算等问题。
3. 项目立项:这一阶段一般会组建使用部门、技术部门、财务部门、决策部门等人员共同组成的项目采购小组。
4. 确定采购的技术标准:在这一阶段,是客户关于采购标准制定阶段。通常由客户使用部门和技术部门分析需求,再把需求转化成采购标准。
5. 招标:采购标准制定好以后,客户将以标书的形式发布出来,准备投标的厂家到了就可以制定方案了。
6. 项目评标:客户一般会与两家以上的销售厂家进行洽谈,以便进行评估和比较,得到更好的商业条件。这个阶段会确立首选供应商。
7. 合同审核:这一阶段客户会通过商务谈判,努力争取一些附加价值。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规格、数量以及付款方式等都是合同审核的内容。
8. 签订协议:本阶段是签订合同,交付产品,实施安装。了解客户内部采购流程,是工业品营销说对话、找对人、做对事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