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标题: 六度人脉理论过时了,互联网时代的人脉理论:从6到1
传统的六度人脉理论在互联网时代已经过时了。随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简单和平等。本文将介绍六度人脉理论的历史及其局限性,并探讨互联网时代人脉理论的新变革。
(1)著名的六度人脉实验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又称作小世界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提出的。他做了一个实验,他随机选了300多个人,要求他们尽自己可能将一封信寄给一名住在波士顿的股票经纪人,这300多人没人认识这个股票经纪人。最终,竟然有60多封信件到达了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手上,并且平均经过了5个人。这就是著名的六度人脉实验,它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联系的规律。
(2)六度分隔理论的描述
简单的说,六度分隔理论是指"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即"在人际脉络中,要结识任何一位陌生的朋友,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六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
这个理论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它从实验上证实了哲学原理"任何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这一公理在社会学上的适用性。当然,六度分隔理论并不是说任何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通过六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
(3)华丽丽的实例
卤煮一向喜欢举个栗子,让你明白:
一家德国报纸接受了一项挑战,要帮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电影《教父1》主演)的关联。结果经过几个月,报社的员工发现,这两个人只经过不超过六个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脉关系。原来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个朋友住在加州,刚好这个朋友的同事,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儿在女生联谊会的结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片子。
(4)这个理论过时啦
Glen在这里很有底气的、十分自信的跟你说:"六度人脉理论过时了"。
1967年5月,米尔格兰姆在《今日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实验结果,并提出了著名的"六度分隔"假说。换句话说,这个理论来自20世纪60年代,对于我们21世纪的人来说,那简直就是上古时代。那个时代并没有互联网,科学家也没有经历互联网重构世界的过程,所以,六度人脉理论很不幸的只能蜷缩在博物馆了。
那个时候适用的定律,在我们的时代,可能依然适用,但更大的可能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而被淘汰。六度人脉理论很不幸地已经死亡,因为,互联网时代的降临,社会空前扁平,你我的联系,中间已经不再需要间隔5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