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对国外作者Nick Kolenda的一篇关于利用心理学原理定价的文章进行总结。文章主要讲解了如何运用心理学技巧影响人的购买行为,提高商品的销量。以下是作者分享的几个小技巧,希望能为各位商家的经营之路添砖加瓦。
以9、99或者95做价格结尾其实当左边数字变化的时候,心理定价策略最为有效。从3.80到3.79这种小数点右侧的价格变化无足轻重,但3.00到2.99这样的左数字变化就让价格认知产生了完全的不同。可以在视觉上最小化小数点后的右数字位数来强调新的基数。
在视觉面积更大与数字量级更大之间有一块模糊区域。因此面对同样价格,消费者会认为字体更小的更便宜。在设计制作宣传海报时,将较大的元素摆放在价格周边,能够通过对比进一步减少视觉上价格数字所占的面积,造成价格更低的认知。该原理反过来也适用于折扣。
挨着价格的文案千万要谨慎挑选,一些词汇有可能在价格认知层面帮倒忙。有人做过溜冰鞋描述测试,分别强调低摩擦和强调高性能的卖点。尽管两项卖点投票为同等权重,但在定价层面却会倾向含有 "低摩擦"的组合。因此,建议选择表达较少/小量级的描述。(比如低,小,微等)
同样的,相比于提供一次性全款,多次的小额分期付款更容易形成低价认知。消费者决策时会更倾向用分期额度与对手全款价格相比较——这样你的价格就会相当有吸引力。消费者并不傻,他们知道用99跟500去比并不正确,但这一想法通常是下意识的。分期付款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相当有诱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