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跨国贸易的蓬勃发展,电商企业日趋成熟、兴盛,经营电商的门槛也逐渐降低。通过网络,人人都能够成为商家出售商品,然而,想将电商生意做好,甚至外销国际,或许并不如你想象中轻松容易。本文将为您剖析跨境电商领域的8大关键雷区,希望能够帮助您规避常见的错误,更好地经营电商业务。
很多新手卖家会误以为平台的流量就等于销量!入驻平台后,充分利用平台给予的资源就好,也不打算花什么预算在营销、广告投放上;或思考该如何提高品牌声量并采取行动,反正自己只要将商品上架到平台上、页面建置好,客人就会自动上门、就一定能够出单。
这类「佛系卖家」只订出一个目标期望值,却不愿意付诸实行,一味依赖平台流量和资源。而当发现销售成绩不如预期、没有达到设想的愿望目标,就把问题全部推拖到平台方,觉得都是该平台或是代营运商不够给力。
就SKUKING跨境电商研究中心的观察,如果品牌有工厂背景的话,通常都会认为「薄利多销」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由于过去代工厂每个产品顶多赚个几十元,靠生产量取胜,现在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后也沿用原先的思考模式。以为只要尽可能压低利润、省去广告营销费用让利给消费者,换取销售量的提升,一样也可以赚到钱。
但是,却忽略了这是因为过往只需专注负责制造、大量出货给客户,无需思考销售途径、营销方式、或如何提高在消费者间的能见度。导致这些工厂转做自有品牌后,很容易忽视广告的重要性。
一些跨境电商新手卖家,常会因为害怕产品销量不佳,初期在尚未验证商品卖得动前,不敢轻易将产品寄往海外仓储,或是一定要等到有订单了才出货。这种做法延伸出的问题便是「运送时间过长」:消费者下订单后,需要等很久才拿得到商品。
另一个极端状况则是卖家贪小便宜。一次进过量的货,却没有思考对应的营销策略、该如何吸引消费者购买、消化这些商品,导致进了一大堆货却没人买,甚至还要被收取长期仓租费的情况,等于赔了夫人又折兵!
打造、经营品牌固然重要,但前提是商品的品质也还不错,买卖交易的本质仍是以「产品带给消费者的体验好与坏」作为主要关键。无独有偶,另一个极端状况,便是砸大钱进行产品和模具开发,并且不断调整研发过程,结果却没有资金营销和经营品牌。
为什么要强调只经营一个平台的风险性呢?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先前亚马逊上著名的「中国卖家封号事件」。被停权的卖家中,甚至不乏知名大厂牌,其中很多中国企业由于过去几乎都把资源投入在亚马逊经营,从没想过要扩张到其他平台,结果碰上店铺被关、账号被封锁,就此陷入营运危机。
各位感同身受的是广告营销最烧钱,那应该怎么做更具「成本效益」?越来越多的欧美商家或国内跨境贸易商,已经开始布局移动电商市场。借助MobileSKU或Appify创建移动电商App应用,从传统独立站网站向App移动应用转型,更好地承接来自于TikTok, Google Ads和Facebook广告流量,加强客户粘性、提高日常活跃度。
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擅长销售的项目,卖家在选择上架平台时,就应该理清各平台的特色及优势,找到最适合自己产品的平台。如果没搞清楚每一个平台擅长的属性,花了很多时间上架、申请账号、物流进仓,才发现自己的产品品类在该平台上搜索量非常小,等于白白浪费了前面铺设的时间和金钱。
再好的产品也需要定期推出二代、三代改良版、加购组合,或者只是不同颜色、不同尺寸一类的变体都好,就是不能只是不断重复销售单一商品。如果你正投入的市场本来份额就不大,或者是客群虽然大,但会买某个特定品项的人却很少,你还只坚持做一种产品,没想过贩售其他可绑定的组合商品,或是每隔一段时间推出该商品的升级版本,那么当会购买这项产品的人都买得差不多了,你的营收就只会逐月、逐年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