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章标题: 警惕信用证陷阱条款!义乌商户27万美元货物被骗
简介:近日,义乌市一名经营户在出口贸易中遭遇信用证陷阱条款的骗局,导致27万美元货物无法兑现,成为受骗对象。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案件的经过,并提出相关预防措施,助力出口商避免同类事件发生。
在今年5月份的广交会上,义乌市民周先生与一家香港公司接洽,就一批衬衫面料进行了交易。交易双方最终达成共识,WILSON(香港公司的下单员)向周先生提供了一张美国银行开具的信用证。周先生经查证后,确认信用证真实有效,便放心与对方完成了订单。
然而,到了今年2月份,周先生提交的单据资料却被银行退回,理由是"手续不全"。仔细核对信用证要求后,周先生发现上面有一条需要开证申请人(客户)手签资料的条款。但是WILSON拒绝提供客户信息,令周先生无法联系到对方。
最终,周先生发现货物已被香港的货代公司转运,货权也随之流失,只能报警求助警方。警方表示,这类"软条款"陷阱在国际贸易中较为常见,出口商需要谨慎选择贸易伙伴,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如使用船东提单、参加出口信用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