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确定度"是一个定量表示测量结果质量的指标,用于确定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它的出现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963年,美国标准局的数理专家埃森哈特首次提出了采用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1980年,国际计量委员会发布了推荐采用测量不确定度的建议书。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GUM),为在全球范围内统一采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奠定了基础。1995年,GUM的修订版本发布。
不确定度的出现及其普及,主要是为了应对产业全球化过程中贸易技术障碍的排除,以及统一测量结果可靠性表述中的用语、计算方法、表记方法等。《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就是为了确保不同测量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在表示测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时,都能达成共同的理解。
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测量的能力,通常采用GUM法进行计算。其中会包含一个"包含因子k",常见的选择是k=2(95%可靠水平)或k=3(99%可靠水平)。测量不确定度的明示,是对测量(校准)结果质量负责任的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