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柿子种植面积、产量及消费量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国柿出口贸易起伏较大,增势相对乏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减弱。本文分析了2012-2022年中国柿出口贸易的发展情况,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实现柿出口贸易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12年至2020年,中国柿出口贸易持续增长,2020年出口金额和数量均达到峰值。但2021年出现大幅下跌,2022年出口金额降至9566.3万美元,出口数量为89754吨,位居世界第3位。
2012年,中国柿出口仅涉及9个国家(地区),东盟占比88.51%。2022年出口市场增至14个,仍以亚洲为主,其中东盟国家占比91.81%,越南、泰国为主要出口目标。
2012-2020年出口均价先升后降,2022年为1.07美元/kg,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低于西班牙、阿塞拜疆等主要出口国。
2012-2020年,中国柿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呈增长态势,2020年达1.98,为较强竞争优势。但2021年大幅下降至1.01,2022年仅为1.22,处于中度竞争优势水平。
出口规模仅占全国产量的1.95%,远低于主要出口国。
2022年,中国柿出口仅涉及14个国家(地区),市场集中度较高,对越南、泰国等依赖度大。同期,世界柿进口市场广泛,发达国家占比高。
自2021年以来,中国柿RCA值大幅下降,与西班牙、阿塞拜疆存在较大差距。出口均价低于主要出口国,且呈持续下滑趋势。
种植管理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难以应对发达国家的高标准要求,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低端市场。
政府、行业协会和种植户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规划种植、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完善质检体系等,提升产品竞争力。
以"一带一路"为契机,重点开拓东盟市场,优化市场结构,减少关税障碍,提升产品国际知名度。
发展农产品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模式,优化供应链和物流体系,提高贸易数字化水平,提升出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