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亚马逊平台上掀起了一场"扫号"风暴,很多卖家的listings遭到下架,这让不少卖家陷入了焦虑和恐慌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卖家们如何应对呢?
过去一周,亚马逊卖家们的心情犹如坐了过山车般起起伏伏。先是看到跨境大卖们接连突破百亿的营业额而满心羡慕,紧接着又遇到"异常爆单"的闹剧,再者FBA宣布增收5%的附加费,不少卖家直呼"全在给亚马逊打工,不玩了"。
然而,更让部分卖家感到紧张的是,亚马逊又开始大规模"扫号"。有卖家反映,其在亚马逊美国站和欧洲站的店铺,一共十几条listings,竟在一夜之间全部变成"下架"状态。
亚马逊给出的解释是,这些listings使用的GTIN(UPC/EAN)与商品信息不匹配/无效。对此,AMZ123建议卖家们,如果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在第一时间咨询客服,并尽快提供合格的UPC证书进行申诉。如果无法申诉成功,也可选择移仓换标,但这无疑会增加成本。
除了UPC问题,近来因为侵权、关联等问题被封号的情况也不少,不仅中小型卖家难以招架,跨境大卖们也受损严重。从发布的公告来看,又有一家大卖经历了封号的噩梦,账号中近千万资金无法提取,贷款也被扣几千万。
对于亚马逊卖家来说,封号无异于让卖家的一切努力付之东流,甚至可能面临高额债务风险。此外,跨境电商卖家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爆炸式增长"之后,还要面临物流等诸多挑战。
相信通过合规经营、密切关注平台动态、提前做好应对预案等措施,亚马逊卖家们定能度过这些难关,实现长远发展。